推广 热搜: 加热不燃烧  电子烟  IQOS  JUUL  VAPE  LIL  Aspire  ZERO  Vaporesso  KOKEN 

需要对电子烟监管政策进行长期全面的科学追踪观察

[加入收藏]               日期:2022-12-13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1719    评论:0    
核心提示:“吸烟有害健康”,如今卷烟包装上都有这句提示语,但吸烟究竟如何影响健康?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会增加56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和22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如不戒烟,大约半数18岁前开始吸烟的男性会因吸烟而死亡。研究发现,患病前主动戒烟的烟民,戒烟后约10年其患病或死亡的风险基本接近从不吸烟者水平。该研究是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陈铮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院士王辰

“吸烟有害健康”,如今卷烟包装上都有这句提示语,但吸烟究竟如何影响健康?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会增加56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和22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如不戒烟,大约半数18岁前开始吸烟的男性会因吸烟而死亡。


研究发现,患病前主动戒烟的烟民,戒烟后约10年其患病或死亡的风险基本接近从不吸烟者水平。该研究是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陈铮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院士王辰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团队共同开展。


研究还预测,未来中国烟草最大的危害将见于1970年以后出生的男性成年人群,而且由于农村男性吸烟率更高,其所致的危害将逐步超过城市男性。王辰指出:“如果不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吸烟水平,中国将面临吸烟导致的巨大健康和经济负担。”



我国每年超过100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


“研究显示,中国3亿吸烟者正在消耗全世界40%的卷烟。”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疾控控烟办公室前主任姜垣介绍说,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癌症死亡人数却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与居高不下的吸烟率密切相关。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每天吸烟一包以上,患心血管疾病概率增加6倍,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的人也会因“被动吸烟”危害健康。


此外,吸烟还会显著增加罹患各类非直接致死疾病的风险,例如,哮喘、消化性溃疡、白内障、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于2006年加入《公约》,2007年出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并且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要下降到20%。


近20地区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


据了解,我国不少省、市早已实施公共场所禁烟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并取得了不错成效。


“但我国在无烟立法和提高烟草税方面仍面临挑战。”姜垣认为,执法欠缺也影响了控烟效果。我国尚未出台全国层面的控烟立法。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控烟与行为干预部主任、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陈德介绍说,上海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实施十余年来,成人吸烟率从2010年的26.9%,下降到2021年的19.4%,严格控烟带来的主要益处是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


目前,我国控烟工作实现了“四提高”和“一降低”,即无烟环境保护人口数量的快速提高;控烟立法覆盖人群比例的显著提高;戒烟服务便捷性的明显提高;全社会关注控烟氛围的明显提高;人群吸烟率的降低。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000万~1600万电子烟使用者,面对包括电子烟在内新型烟草制品挑战,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监管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上海、河南、广西、深圳、杭州等近20个地区已经把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主任郑频频表示,对电子烟、传统烟问题应该同等重视,比如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电子烟,也应从重处罚对未成年人销售传统卷烟等,“不要让电子烟监管,稀释了我们对于整体控烟目标的关注。”


实现控烟目标需要算“大账”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世卫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主任郑榕认为,要达到成年人吸烟率低于20%的目标,必须要采用调整税收和价格的措施。


郑榕介绍,假设其他非价格措施按照世卫组织要求达到中等水平,烟草价格大约要达到平均每包59元的水平,才能实现2030年的控烟目标,而目前,我国平均烟价大约是18元。


谈及减少烟草使用,社会上常会出现“烟草行业是纳税大户”的声音。对此,郑榕认为,客观来说烟草行业确实贡献了很多税收,但同时也要考虑烟草使用所产生的疾病负担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2016年的数据显示,烟草使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成本已经达到1.4万亿元,以2021年烟草行业1.2万亿元税收而言,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远远超过了税收贡献。


“关于烟草使用要算一笔大账,不能仅仅算它眼前带来多少收益,而不去看它长远的经济损失。”郑榕说。


在电子烟监管方面,郑频频认为,需要对电子烟监管政策进行长期全面的科学追踪观察,评价政策是否真正起到帮助青少年戒烟的作用,比如由于调味电子烟被禁,青少年会不会转向有类似口味的爆珠烟,同时要警惕化身为奶茶杯、可乐罐、调味棒的一次性电子烟产品

扫一扫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来源:工人日报)
打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平台声明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