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只说真话的格物消费。
近日,格物这边收到不少关于童锁的反馈,出现有部分用户在使用电子烟的过程中误触童锁,导致无法抽吸的情况,也有不少用户认为童锁功能实际没什么用。
市面上搭载童锁功能的杆子有不少,许多品牌也将童锁设计作为宣传重点。那童锁这个功能,究竟是防范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的好手段,还是品牌方宣传的噱头?
为什么会有童锁的设计
童锁的设计诞生于现代电子产品,比如汽车后座、洗衣机、电视等。大多是出于安全考虑,像汽车后门可能会被“熊孩子”不小心打开,还有误入洗衣机等,至于电视则是出于教育考虑。
实际上,童锁就是具体责任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行为进行的一种远程控制。
据格物了解,电子烟的童锁设计大多是出于第一个目的,即是出于安全考虑,防止儿童误吸误触,在自己使用的时候再关闭童锁。
换句话说,电子烟童锁的使用场景是电子烟使用者在不抽的时候打开童锁,防止一旁的儿童使用。
有没有如此设计的必要呢?
品牌好心设计,终端感受鸡肋
格物了解到,品牌对于童锁是比较看重的。
据ELK麋鹿品牌方勾总表示,目前电子烟的使用群体以20到35岁的年轻人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多都面临有小孩的情况,这时候孩子的安全意识薄弱,好奇心强,童锁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任何产品设计最终都需要终端的检验。
据格物了解,许多用户对童锁的看法都认为这个功能比较鸡肋,实际上没什么用。
格物也向部分们店店主了解了他们在销售搭载童锁功能的机器时候的情况。店主反映,他在介绍产品的时候都会详细介绍童锁功能与使用方法,但是顾客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正面反馈,并不能击中用户痛点。
电子烟童锁和其他电子产品的童锁一样在逻辑上有吊诡的感觉。
首先,但凡有上锁的操作,都是在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他需要了解如何上锁与解锁并且在相应场景进行操作,如果过程过于繁琐,对于用户来说反而是舍本逐末。
其次,上锁作为一种强制规避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达到效果。像游戏的未成年认证、电视、电脑的童锁很难能难倒“熊孩子”们,遑论解锁难度很低的电子烟。
最后,越是繁琐的开关设置越容易失灵,这是使用寿命与次数决定的。频繁的开关设备会导致设备的老化加速。因为一个非核心功能导致的烟杆损坏是否有必要?
品牌定下的售后条件是非人为损坏,那频繁使用导致的设备老化损坏是否在售后范围内也是一个问题。
从蓝牙开始,花里胡哨的烟杆功能层出不穷。可事实上,烟杆对于烟民来说只是一个相当于打火机的东西,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更好更省心的雾化体验,而不是非必要的功能甚至是品牌的宣传噱头。
关键不在于产品,在于人
童锁设计逻辑最终导向了另一个问题,即是家庭教育,真正能防范孩子使用电子烟的方法最后还是得落到使用者的身上。
格物无意在此展开,咱们作为从业者更应该探讨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具备完整思考能力和安全意识的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
这段时间,各地不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开出了一张又一张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罚单,这说明仍有不少从业人员为了蝇头小利在做危害整个行业的事情。近日,“电子烟是如何假装无害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也提到了略过未成年验证的事情。
东西不能把人锁住,人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