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狠话不多,闷声发大财。在严监管下,电子烟的业绩成色如何?
8月20日晚间,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的母公司雾芯科技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净营收为25.4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4.0亿元环比增长6.0%。Non-GAAP下经调整净利润为6.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6.1亿元环比增长6.8%。与此同时,二季度运营费用为1.672亿元,环比下降了86.3%。
整体来看,这份看似简洁的季度财报中,主要传递了三个变化和信号:
第一表现在增长变化的口径上,雾芯科技取巧性或者是低调的用了“环比”的小数,如果按照绝对值来算,二季度单季的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的八成,严监管下再次显示电子烟行业的“钞能力”;
第二是战略重点上,积极拥抱政策的动作明显,比如雾芯科技强调会持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第三是营业成本的大幅降低,主要与股价下跌有关,这体现在股权薪酬的波动,以及工资和福利的减少。
在目前电子烟立法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各地首先逐步落实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政策。据来咖智库统计,今年6月以来,已有天津、河南、四川、山东、苏州、浙江、湖南、陕西、黑龙江、福建、甘肃、安徽、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的城市,对于那些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商家,开出了当地的首张罚单。
近期有市场传闻称,针对电子烟的立法应该很快会落实下来,大致是分类管理,如果产品中含有烟草成分,就会归属于烟草局管理;如果产品中没有烟草成分,就会归属于市场监管局管理。但此消息目前还未获得官方证实。
01低调难掩暴利 悦刻半年净利超去年全年近六成
从营收和净利来看,雾芯科技本季财报看起来还比较正常。但如果和去年相比,这个财报就显得不一般了。
2021年二季度,雾芯科技净营收为25.4亿元,毛利率45.1%,Non-GAAP下经调整净利润为6.5亿元。而在表现这三项数据的变化情况时,雾芯科技用的是环比,而非普遍通用的同比。 这给人产生的印象和结论是,雾芯科技本季度的营收和毛利润均只有6%左右的低增长,尤其是相对于一季度超过40%的高增长,本季度增幅不仅放缓了,毛利率甚至还降低了。
对于二季度的增长,雾芯科技称主要是由于线下经销商净收入的增加,这得益于公司分销和零售网络的扩大。而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包括第二季度后半段对电子雾化行业的负面宣传,加上3月22日公布的新规则草案,2021年尚未正式确认,也没有公布新的实施细节,这对公司的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还有最近中国几个省份的极端天气,以及由于德尔塔病毒爆发而在国家层面上收紧的社会限制,可能会在第二季度之后持续存在,而且很难预测。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雾芯科技本季度的营收?我们再来分析下。
雾芯科技2020年的财报显示,2020财年净营收实现38.197亿元,毛利率为40.0%,Non-GAAP下净利润为8.01亿元。 也就是说,雾芯科技二季度的单季营收,能够占到去年全年营收的近七成,净利润甚至超过了八成。即便今年遭遇行业监管以及原材料的上涨,但毛利率还是高于去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算上今年一季度录得的24亿元营收,以及6.1亿元净利润,那今年上半年雾芯科技的总营收已经达到49.4亿元,净利润12.6亿元,这两项数据已远超去年全年情况,尤其是净利超出57%,妥妥的暴利行业。
我们再来看看雾芯科技的营业费用,本季各项都表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1.672亿元,环比下降了86.3%。其中销售费用为1.26亿元,下降56.8%;一般和行政费用为4610万元,下降93.5%;研发费用为490万元,降幅为102.3%。而这些数据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波动,以及工资和福利减少。
来咖智库梳理发现,雾芯科技的股价和市值,基本上都已经算是“脚踝斩”了。今年1月22日的上市首日,雾芯科技以145.92%的涨幅29.51美元/股收盘,市值达到458亿美元,而8月20日最新收盘价为3.91美元/股,市值61.57亿美元,相比刚上市时,两项数据都已缩水了近九成。
02开店,开店,开店
自2019年以来,围绕电子烟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出炉,涵盖电子烟线上禁售、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等内容,今年更是不断加码升级。
3月2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指出鉴于电子烟与传统烟草在核心成分等方面具有同质性,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应当参照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生效后正式实施,要打造青少年“无烟”空间。6月1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印发《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侵害“守护成长”专项行动方案》,提及将全面从严监管电子烟经营行为,逐步建立健全电子烟监管工作体系,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
《人民法院报》此前的报道指出,出台监管电子烟相关法律,首先要明确“四禁”措施,即禁止网售电子烟产品、禁止实体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食电子烟、禁止发布电子烟相关广告。 同时还要大幅度提升电子烟监管效能,有效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解决电子烟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虚假宣传等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对于这些政策的影响,思摩尔国际董事长秘书邱凌云也在日前的业绩会上坦言:“顾虑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相信未来政策进一步的明确化后,大家也会对整体的市场、对公司更有信心。”
此前,在国内电子烟网售禁令出台后,悦刻就发声表态坚决支持并执行禁令,全面关停所有线上销售渠道。并自其第一套产品问世后,悦刻的外包装盒说明书的显著位置上,就印有“守护者计划”、“未成年人禁止使用”、“避免儿童接触”等标识。
“时代财经”日前的报道也发现,大多数店铺对未成年人和线上销售禁令执行得都比较好。比如在悦刻专卖店里,购买电子烟,需要身份证实名注册和人脸识别。但也有店主表示,“有些未成年人,你不让他买,他会找个成年人帮他买,这种你就没办法。”除了上述仍处在灰色地带的销售渠道,在淘宝、京东、闲鱼等平台,不少商家会打着“电子雾化器烟杆保护壳”和“电子雾化器挂链”等旗号,暗地售卖电子烟,甚至有胆大一点的客户直接在线上开设电子烟店铺,进行线上交易。而当询问其货源时,对方表示,“来自悦刻市级代理,保证正品,假一赔三。”
但正如上述财报所说,雾芯科技营收的增长,更多的是取决于渠道商和分销网络的扩大。在电子烟转战线下后,悦刻当时很快就制定了“361计划”,为吸引开店,悦刻免除了合作费,还为加盟商提供装修补贴、货品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截至2021年6月,悦刻已经拥有15000多家专卖店,覆盖了32个省的310个城市。除了专卖店,悦刻还在线下大力铺设网点,如商场、便利店、酒吧、网吧、KTV等年轻人经常聚集之地,“只要有烟的地方,就有悦刻。”
有雪球网友“大侠接飞刀”发文称, 面对悬而未决的政策,雾芯科技这几个月做的事就是疯狂开店。“我家附近,短短几个月就新开了两家。其中有一家店,其实是一个小卖部的‘店中店’,我理解是悦刻给了这家店授权加盟的资格,然后装修出了一个RLEX的小柜台。相比起以前的店,要简陋得多,赶鸭子上架一般,没那么多讲究。”
该网友还分析到,雾芯的商业模型,其增长引擎来自于两个驱动力,一是单店营收的增长,二是店面数量的增长。就企业长期价值而言,前者是基本盘,更为重要,如果单店营收无法持续增长或维持,店面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内卷式的恶性循环。
比如一些做过悦刻加盟商的网友就透露,在加盟前,雾芯科技说是区域保护,但现在300米内就给第二家街边门店授权,严重截流,也不顾前期加盟店的死活,而且这种情况过去大半年了,依然不解决,撤店也不退还合作保证金,玩拖字诀。
为了保持业绩增长和自身利益,悦刻一方面在各地密集开店、区域内交叉竞争,甚至还传出今年要打造一批“黑金”优质门店,以拉升专卖店的平均营收;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封杀微商、打击通配和假冒伪劣,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这些线下店铺的营收。
8月11日,雾芯科技发布金护盾行动最新打假成果,自2021年1月至今,悦刻协助多地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制假窝点超20家,查获假冒、山寨悦刻产品43万余件,涉案总金额超6200万元。悦刻同时也在积极协助相关平台打击微商,截至2021年7月,经悦刻投诉,超2000个微商账号被微信平台给出封号、禁用好友关系、禁用朋友圈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面对通配烟弹侵蚀品牌、蚕食利润的问题,悦刻也于日前直接向广东某法院提交起诉书,正式起诉维刻电子烟及其工厂东莞魔刻。悦刻在起诉书中表示,维刻在未经授权许可的情况下,私自授权魔刻大规模生产并自身销售、宣传与悦刻电子烟相关型号的烟杆匹配使用的烟弹,即通配烟弹,维刻产品在销售、宣传过程中使用「悦刻通用烟弹」、「悦刻与维刻的烟弹可以通用」等字样进行大范围宣传,借悦刻品牌知名度而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得不当利益。
除了对内解决门店增长、品牌形象的问题以及严守合规政策外,悦刻未来还将面临更多即将到来的竞争。 从近期的行业动向来看,“国家队”正在加速进入电子烟的行业,比如烟草总公司、地方烟草公司、大型国有企业都在争相布局电子烟专利,而一旦专利布局完成,国字头企业大规模进军电子烟估计也不远了。与此同时,悦刻的直接竞争对手ICE暴雪、喜雾、铂德以及小野等品牌,最近也都与国资背景的企业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包括入股投资、资源整合等合作形式。
随着政策时机和技术的成熟,电子烟这类新型烟草的竞争,未来还将持续下去,并从国内扩展到海外。
结 语
自3月烟草行业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至今已过去了5个月。如果正如上述消息人士所说,电子烟行业将根据烟草成分进行分类管理的话,那么也将面临更多部门的监管红线。
对悦刻来说,其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无论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应对、合规性的投入,还是股价市值、产品品质、分销商的优化整治,以及防止非法渠道对业务的侵蚀,等等,这些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