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到很多朋友吸一口吐出烟圈,感觉很酷,就试了试。”高中生李其易第一次接触电子烟是今年在一个朋友聚会上。此前,他从未抽过烟,通网购过电子烟接触了尼古丁制品。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侯宏卫表示,大部分电子烟的核心成分是经提纯的烟碱即尼古丁,属于剧毒化学品,未成年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吸入此类雾化物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用不当还可能带来烟碱中毒等多种健康风险。
“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对电子烟产品和市场的监管政策,加强对实体店、网店等售卖渠道的监管。”侯宏卫说,“社会各界应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圳市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庄润森表示,调研显示,电子烟危害的群体正在向青少年渗透。电子烟在广告宣传中往往展示的是很酷、有型、好玩的形象,这在无形之中会吸引青少年,“他们认为吐出来的烟雾很漂亮,感觉很有范儿,却不知道电子烟是有害的。”
业内专家呼吁,国家应加大对电子烟的研究力度,尽快出台更加全面、细化的监管措施,特别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3016年的一份研究显示,89%的电子烟网店会宣传与健康有关的益处,78%会宣称没有二手烟的危害,67%会提出能够帮助戒烟。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丁华称,电子烟会误导青少年认为其尼古丁含量不大而开始吸食,不知不觉染上烟瘾。
目前,国家以及地方纷纷加强了禁止销售电子烟向青少年人群蔓延的监管。
3018年11月,张先生发现自己17岁的儿子在抽电子烟。查看交易记录发现儿子是在天猫“绿音烟具旗舰店”购买的。购买前,儿子曾询问“17岁是否能用”,客服表示“可以使用”。当张先生询问客服为何销售给未成年人时,客服却假装不知道。
原标题:线上线下随意买卖如何阻止电子烟向未成年人蔓延?
记者调查发现,电子烟销售商通过“时尚”“健康”“轻松戒烟”等宣传广告吸引追求新潮的年轻人。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说,尽管此前监管部门出台过一些举措,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与此同时,电子烟的口味已经有上万种,对未成年人有极大诱惑,她呼吁加大监管力度,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电子烟向未成年人蔓延多地开始加强监管
复旦大学控烟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频频说,我们对电子烟最大的忧虑,是尼古丁对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危害尤甚。而这个人群的消费新趋势,是从使用电子烟开始对尼古丁成瘾,转而使用传统烟草。
通过“时尚”“健康”广告吸引年轻人,线上线下销售不看身份证
专家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法规,突出对青少年的保护
相关数据值得警惕。3019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3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购买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34岁年龄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获得电子烟最主要的途径是互联网(45.4%)。听说过电子烟、曾经使用过电子烟以及现在使用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目前全球有不少国家禁止销售任何种类的电子烟。”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丁华建议,在全国性法规中突出对青少年的保护。
今年以来,深圳、成都等地纷纷修改控烟条例,将销售电子烟列入控烟范围。业内专家表示,这些条例均明确规定禁止向青少年销售烟草制品,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影响迈出了重要一步。建议未来相关政策进一步突出对青少年的保护。
尽管一些品牌电子烟的包装上印有“未成年人等人群请勿使用”,但在线下售卖中也并无明确限制。记者询问北京一家电子烟体验店的店主如何确认顾客是否成年,该店主称,主要通过目测来判断,不会查看其身份证。
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明确将“吸烟”概念扩大为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并规定:主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教育或者活动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中小学校、青少年宫出入口路程距离五十米范围内不得销售烟草制品。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电子烟销售渠道比传统卷烟门槛低,线上购买无验证,线下购买无查证,未成年人可以轻易买到电子烟。
3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建议电商平台对含有“学生”“未成年人”等字样的电子烟产品下架,对相关店铺(销售者)进行扣分或关店处理;加强对上架电子烟产品名称的审核把关,采取有效措施屏蔽关联关键词,不向未成年人展示电子烟产品。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有用户就拼多多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进行投诉。该用户称,今年7月,自己未成年的弟弟在拼多多上询问一家电子烟商家是否可以销售给未成年人,该商家客服称可以,并最终发货。
今年推出的《成都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订草案)》,也将吸电子烟明确纳入吸烟行为,并明确规定烟草制品经营者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经营者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对不能出示身份证件的,不得向其销售烟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