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摆摊”话题火了,国内多个城市里的人们在打开手机、登上网络的时候,互相问候的话语成了“今天,你摆摊了吗?”。
从朋友圈到街头巷尾,“摆摊”成了现象级话题。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现实中的摆摊境况如何?那些带着希望进入的人是否有机会自救,或是拥有新的体验?
燃财经近日采访到了八位近期加入或者计划加入到“全民摆摊”的人,其中有电子烟行业的自媒体人陈谷龙,蒸汽范总编辑,55岁。地点北京。
以下是陈谷龙的口述:
我是一个电子烟行业的自媒体人。上周末,我去北京的大柳树市场摆地摊,卖了一下午电子烟。
之前我知道大柳树市场有一些人已经在卖电子烟,当地的摊主说,不用办什么执照,直接铺开卖就行,于是我就联合厂家去摆摊了,相当于是变相地推。
受访者供图/来源:燃财经
我卖的是一次性小烟,定价是30元一支,50元两支,不限品牌。价格比专卖店渠道便宜,因为专卖店成本高,而且厂商有价格管制。实际过程中,讨价还价后的成交价是40元两支,因为我的目的主要是推广和了解市场,对价格就没有太在意。
刚开始摆摊,完全没人搭理你。后来我就跟路过的人介绍,开始有人停下来,有人有尝试的欲望,基本上大概介绍下就可以成交了。
当天卖的效果不是很好,一下午只卖了80元。可能是市场人群结构的问题,当时我们旁边还有大老爷拿出那种加烟叶的卷烟,因为市场有卖烟叶的。但我还是觉得,电子烟针对年轻人是一个误区,它应该针对传统烟民去做推广普及,而不是去找年轻用户。
去年11月网上禁烟令出台后,对电子烟的销售影响很大,厂商的库存压力也大,我就一直在电子烟圈子里呼吁,大家以摆摊的方式卖电子烟。只不过,现在正好赶上了这波风潮。
大柳树市场对电子烟摆摊是有限制的,后来我接到通知,大柳树市场禁止销售的商品,就包括电子烟。
基层管理人员不管你是什么理由,只要有电子烟三个字,就会卡一下,我也问过一些其他的二手市场,明令不让摆摊卖电子烟。
市场管理人员发现后,会先提醒你收起来,如果不听就会没收,赎回来要交500元左右的罚金。
这次我去摆摊的出发点,是因为我觉得大众对一个新产品的体验和测评都带有主观成分,需要去触达一部分C端用户,得到一个更全面的评价,所以我这属于以媒体的身份在做一个实验,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销售途径,帮厂商去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