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电子烟行业从去年底开始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堪比去年初的区块链,前年的共享经济。短短一年时间有成百上千家品牌入局硝烟不断的电子烟行业,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与电子烟相关的企业已超过10万家。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望在年内出台,还有多少电子烟品牌能继续存活?
狂欢背后,“扯虎皮拉大旗”与“捞一票就跑”
火爆的背后,少不了乱象丛生。目前电子烟行业中,有依靠资本运作、烧钱做营销、铺渠道、拉动估值的资本导向品牌,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声量,但产品能力较弱,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产品体验欠佳,产品核心元器件、雾化液等基本为工厂代工,缺少核心研发实力;另一派则是更为“山寨”的运作方式,趁电子烟国标出台之前,赚波快钱就走。这类品牌类似当年的山寨机,产品不过关、质量把控松散,连最起码的安全性也难以保证。
电子烟行业作为创业新风口,无论是空窗期的“赚波快钱”,还是做大估值在政策明朗之后“被收编”,都少不了各种投机行为。但是,一直专注产品、专注体验、专注创新的品牌又在哪里?
产品、体验同质化严重 行业在亟需突破
当下急功近利的电子烟市场,过于盲目的追求速度,必然会导致行业内产品同质化严重、品质不过关、参数虚标等多种问题。就目前来说,把100个品牌的电子烟产品放在消费者面前,从外观上基本分别不出产品差异在哪,即便让消费者实际体验电子烟,对比下来也会觉得口味口感都大同小异。
更为严重的是,各类电子烟品牌过于强调替烟解瘾的特性,反复的市场教育使得消费者有了一种错觉:尼古丁盐含量决定是否可以还原传统烟草的口感,甚至觉得含量越多越有击喉感、越有劲儿,就越能产生替烟解瘾的效果。但事实上,消费者往往戒掉了传统烟草,而对电子烟上瘾了。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舒适顺滑的高还原度口感,即便是在传统烟草中,顺滑绵柔不刺激的口感也要比“击喉感”更猛的普通烟草更为高级。
国标之下:电子烟行业进入洗牌期
目前处于“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估”三无状态的电子烟行业,将在国标之下进行一场彻底的大洗牌活动。据路透社此前报道中显示,电子烟国家标准共有七章,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标识、说明书,贮存和运输”,其中“技术要求”和“包装、标识、说明书”两章为强制性。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技术以及标准规范对电子烟行业的重要性。
电子烟国家标准最快将于年内出台,这无论对行业还是消费者都是一大利好事件。行业可以淘汰掉一大批不严格把控产品品质的厂商,也更利于行业的规范化、透明化发展,消费者也可以因为国标而更放心地接受电子烟,以更为减害的方式去满足身心需求。
电子烟国家标准被一些品牌称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这把剑将清理掉行业内90%的投机倒把、不对消费者负责的电子烟品牌,对以技术、品质、消费者体验为主的品牌来说,国标也提供了更为健康、透明、规范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