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来说,这时候正是电子烟产销旺季,是电子烟工厂招工、生产最忙的时候,订单会多得接不过来。
但是,当前要问电子烟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什么,就是6个词:去库存!去库存!去库存!裁员!裁员!裁员!
电子烟从业者李清表示,双十一之前线上禁令这盆“冷水”浇得电子烟品牌商、代理商们有些猝不及防。
他透露,他自己也做电商业务,只是不做线上电子烟业务。他的公司,在双十一的营业额是平时营业额的10~15倍。“这样一想,你就能猜到品牌商、代理商们囤了多少货。”
为了备战双十一,很多品牌商家都至少准备了数百万元的库存,现在这部分库存不仅无法消化,后续订单也成了问题,整个产业面临空前压力。
如今,线上渠道被端,不仅京东、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下架了电子烟产品,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以及大众点评也屏蔽了“电子烟”关键字,无法检索。只能在线下渠道处理囤货,回笼资金。面对库存积压严重的现状,有人甚至将价格调到几块钱,血本甩卖。
在朋友圈,上周都看到有从业者发出“电子烟行业崩盘,彻底清仓!不计成本,一件不留!”的清货照片。
但线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甩货的。政策的紧急,媒体妖魔化的报道,部分地方烟草局的过度执法,目前已经引发连锁反应:经销商不敢卖,消费者认为电子烟产品有害,供应商也感觉市场风向不对,要求支付货款,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恐慌。
深圳宝安区的西乡、沙井、福永、松岗等街道,几十平方公里的街区有600家电子烟生产商,生产全球90%电子烟,是全球名副其实的“雾谷”。如今,“雾谷”像是突然停止了呼吸一样。
伴随着电子烟订单减少甚至“局部消失”,从品牌商到代工厂,从代工厂到上游供应商,电子烟行业全产业链正经历一场剧烈的生死阵痛。
电子烟企业裁员“过冬”
目前可以用“尸横遍野”来形容现在中小电子烟企业的惨状。这背后不知道多少小厂已经死了,或者已经在死的路上。
之前头部企业都不接中小订单,现在因为订单不饱和,几百个几千个的订单也要做。如果头部企业都不饱和,中小企业的惨状可想而知。
证券时报采访时,深圳卓美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海波说,本月初就迎来一波政府工作人员,还发了调查表,写上行业变化的原因,希望公司按时发工资。罗海波说,公司肯定都是按时发工资的,就是没有订单,员工都走了。高峰期他们公司有3000多名员工,现在就剩下500人。
有传闻称沙井地区有4万人会受到影响,罗海波估计肯定不止。他表示近年来很多行业不景气,就电子烟好一点儿。深圳关外电子烟厂到处都是,外行人不断在闯入,但现在情况一下子全变了。
电子烟企业员工张一(化名)向铅笔道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正在缩减人员。他表示,在11月1日之后,公司已经从300多人,缩减了1/3。“被裁的主要是薪资相对高些的员工,每个部门都有,其他的电子烟企业也一样。”
现在的环境更加恶劣。张一表示,其所在的公司国内业务基本上暂停。正在开展线下,裁员还在进行。
一家电子烟工厂的联合创始人刘伟(化名)也向铅笔道透露,他所知道的一家行业前5的公司,现在正在进行30%~40%的裁员。
最明显的是,刘伟的公司在今年3、4月份电子烟行业很火时,想招一些优秀的人才,甚至去挖人都非常难。但现在,行业前5公司的人,已经有不少人主动给他投简历。且这些简历中,还有大厂的中、高层人员。
希望得到国家重视
在深圳,保守估计有1000多家电子烟企业,包含厂家、品牌商、贸易公司等。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这1000多家电子烟企业预计今年冬天会有一半以上面临被倒闭的危险。
目前大量企业的订单急剧下滑,需要大量裁员。在出货压力下,价格也被愈压愈低,此前各级分销定好的价格也直线跳水。现在的电子烟企业都是在艰难维持着。
电子烟行业从诞生十几年来,深圳拥有无可比拟的供应链优势和创新活力,成为了全球电子烟制造中心,中国出口电子烟在全球已占据绝对市场优势。电子烟行业直接提供了超过50万个就业机会,相关的一百多条供应链带动了超过300万人的就业,每年出口创汇近300亿人民币,而且年复合增长率36%。
在此,电子烟行业希望得到国家重视,给予关心和支持,让我国电子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继续保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避免我国电子烟产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受到影响,避免工厂大规模倒闭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引起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