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运河老厂房改造后的室外俯视图。
积极保护、适度干预、合理利用
运河工业遗产有自身独特的形象和空间特征,以工业语言表达着自身所具有的工业美。对老厂房的烟囱、高窗、滑道等建筑构件进行保护,对场地中遗留的油罐、管道、吊架等构筑物进行保留,对老厂区林荫道、纺织女工雕塑等具有时代感的景观环境要素进行再利用,融入新的建筑和场地环境中,有利于工业遗产氛围的塑造,引起使用者和参观者的共鸣。
杭州运河契弗利酒店坐落于杭州运河边,由11栋原国家厂丝储备仓库的老厂房建筑改造而成,其中4栋仓库建筑是具有时代特色的部分。酒店完整保留了老厂房建筑,沿袭了原仓储建筑风格,原有的三层外窗、清水砖墙、歇山屋面、木楼地板、室外楼梯等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未经雕琢的青砖上至今还留存着当年制砖厂刻下的印记。同时,结合新的使用功能需要,采用先进的保护理念和加固技术,在保留建筑内部原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一套钢结构体系,用来承担屋面、楼地面新增荷载,较好地处理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功能更新的关系。在4座仓库建筑中间,“十字形”的钢结构玻璃顶长廊将一栋栋独立的丝绸仓库串联成一体。玻璃穹顶下,成了酒店公共空间,人们惬意地坐着休息、阅读、喝茶聊天。连廊体量高敞,视觉效果通透轻盈,与敦实厚重的主体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在沿街部分增设极具现代感的服务中心入口雨篷,在厂房历史的厚重中添加了现代时尚元素。
1897年,拱宸桥桥西,一座历经8年筹备建设的厂房在纺织机的轰鸣声中开工,这就是通益公纱厂,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最具社会影响的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棉纺织工厂。古老的运河沿岸首次响起机器声,一袋袋成品布料逆运河而上,拉开了杭州近代工业的序幕。
要激活这些工业遗产,需重塑老厂房与运河之间的关系。过去的老厂房都被包裹在高大围墙中,与运河分隔开来。改造的第一步就是拆除围墙,打破运河与厂区间的硬性界面,代之以植物、通透的廊道。厂房掩映在绿化和廊道之后,在视线上形成运河与厂房间的连通。同时,将厂区内院与码头之间通过硬质铺装联系在一起,打造内外交融的活动场所,在空间上形成运河与厂房间的连通。
图为运河老厂房改造后的室外全景。
运河工业的历史变迁
对于类似杭州红雷丝织厂的多层老厂房,有机更新中修缮保护精炼车间的锯齿形屋架,清洗和修补力织—准备车间的窄凸窗和马赛克外立面;调整建筑功能和平面布局,局部拆除楼板,通过引入“中庭”组织内部展示空间和纵向流线,改善采光通风条件;主体建筑顶层进行加层设计,提取“锯齿形”这一纺织业的典型形态,强化工业特征。
图为陈列油纸伞的博物馆。
上世纪末以来,杭州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失去了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大量老厂房,占据了大片土地资源。杭州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城市问题,提出了“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展开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作。成片的老厂房成为运河沿岸综合保护整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些老厂房见证了杭州近现代工业发展,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与大运河紧密相连,是大运河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保留。而且,“还河于民”不仅要打通运河沿岸的绿色廊道,也要将这些成片的老厂房利用起来,赋予其适用于现代城市生活的文化功能,让运河沿岸真正成为老百姓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的集聚场所,沿运河形成一道连续的线形工业景观。
拱宸桥桥西曾是工厂聚集区,通益公纱厂(后来的杭州第一棉纺厂)、杭州土特产仓库、杭州红雷丝织厂都汇集在这一片不大的区域中。如今,这一旧厂房集中片区围绕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中国扇、刀剪剑、工艺美术三大博物馆,形成博物馆群,以博物馆的文化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实现了工业遗产的成功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