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加热不燃烧  电子烟  IQOS  JUUL  VAPE  LIL  Aspire  ZERO  Vaporesso  KOKEN 

共享单车“最狂偷车贼”被抓,聚合模式为什么行不通?

[加入收藏]               日期:2019-12-09     来源:虎嗅    浏览:420    评论:0    
核心提示:用别人的车,赚自己的钱,可能吗?

共享单车领域的“万能钥匙”被抓了。

 

近日,共享单车应用“全能车”的运营主体遭上海警方查处。这是一款号称“聚合一切共享单车”的移动共享单车App,模式类似于网约车领域的聚合模式,功能则类似于“万能钥匙”。

 

好处是,用户不需要根据车的颜色判断要打开哪款App,也不需要遵守不同共享单车的付费或押金缴纳规则,只需要给全能车交押金,就拥有了解锁市面上绝大多数共享单车的能力。

 

但上海闵行区公安给这家公司的定义是——侵入共享单车服务器的黑客软件。全能车的公司主体为深圳市前海鸿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没有一辆共享单车。其所谓的共享,是在App上,将共享单车的包月服务费以低于原公司定价的方法卖给用户。

 

这也意味着,由共享单车公司提供车辆和运营,产生的营收却由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公司收取。后者的行径在法律上被定义为“非法牟利”,仅哈啰一家,损失达数亿元。

 

全能车的危害不仅在于黑了共享单车平台的系统,更在于欺骗用户,对用户数据擅自篡改。用户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失去了本应享有的平台保护。


高级的空手套白狼


全能车的运营逻辑是,破解别人的车,赚自己的钱。但其并非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这也是其存在两年多才被取缔的原因。

 

全能车并不是单纯地黑共享单车的用户账户,而是在各个单车平台上,注册大量账号,建立自己的“账号库”。当用户被低价攻势吸引,用手机号码和真实姓名注册成为用户后,全能车进而诱导用户共享自其他单车账号至全能车。

 

也就是说,当用户注册成为全能车用户后,其他共享单车账户信息也被全能车获取。用户以为自己在用全能车开锁时,实际上是全能车用该单车平台上的众多账户之一发起了开锁请求。

 

上海警方的介绍中,该模式的重点是“将这些共享单车的数据包进行截取并破解,再将这些单车原本的会员信息更改添加到里面,伪装成这些共平台真正的月卡或者年卡的会员。”最终骗过了服务器,导致开锁。

 

让用户以为全能车在开锁,于是付钱给全能车;让平台以为用户在用车,却给全能神解了锁,这是全能车模式的两大骗点。

 

事实上,早在3017年7月,央视就曝光过这款“只用交一份押金就能够骑多种共享单车”的App。当时,主流共享单车摩拜、ofo、小蓝等单车运营平台都明确表示没有对全能车进行任何授权,全能车截取其他单车平台流量模式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针对这些质疑,全能车曾回复央视网记者称,“全能车不存在所谓‘购买大量个人信息’的行为”。其官方微博又公开表示:“妨碍他们(摩拜等共享单车平台)赚钱都不合法。”

 

全能车确实是个狠角色。据AI财经社此前报道,全能车在3018年11月低调上线了打车业务,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其官网的宣传语也变成“基于共享单车和网约车模式而推出的便捷出行工具”。

 


但网约车还不是全能车的边界。全能车还注册了包括“全能车”“全能外卖”“万能酒店”“返利果”等37个商标信息。


聚合共享单车行得通吗


嚣张过后,全能车迎来了大结局:14名相关犯罪嫌疑人被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抓获,现场查获的68台服务器也将成为非法牟利的证据。

 

这一事件的症结在于,从全能车诞生至停止运营,摩拜、哈啰、ofo等平台都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不间断地封禁,结果这种数据爬虫总能死而复生。至3019年8月,哈啰为首的共享单车公司报案,全能车造成的损失达数亿元。

 

好在不是所有共享单车平台都对此束手无策。滴滴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虎嗅,在发现全能车作弊行为后,安全部门在用户扫码环节做了一套识别过滤系统,实现了全能车发单行为的全部拦截。

 

全能车影响了包括哈啰、摩拜、青桔等在内的近30家出行公司,涉及用户上亿。我们在警惕爬虫危害的同时,不能忽略违法行为背后的诱因。

 

全能车公测上线于3017年4月,彼时,共享单车行业仍处于强制交押金的初期阶段。这款将众多单车聚合在一起的平台,一次性交399元,便可以打通摩拜、ofo、小蓝等多个平台,为用户省下不少押金,受到一致的好评。

 

但共享单车发展至此,几乎已经没有一家共享单车以交押金为骑行前提,全能车仍能受到用户追捧,只能代表用户对便利性有着切实的需求。

 

类似于网约车的聚合模式能够满足共享单车用户对便利性的追求,但对共享单车平台而言,聚合模式缺乏基本的立足要素——流量入口。

 

目前共享单车要么成为生活服务类App的一份子,要么通过合作在流量入口占据一个窗口,其本身不具备流量优势,也无法整合分配流量。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的模式不一样,决定了前者无法复制后者的聚合模式。共享单车的车辆属于平台,本质上是重资产模式,而网约车的车并不属于平台,资产相对较轻。再者,共享单车的损坏快和折旧成本高,精细化运营才能尽可能降低成本,显现盈利,因此平台不会同意将资源聚合至别处,失去控制。

 

此外,共享单车平台发展至今,市场格局已经分明,占有用户数优势的平台,不会将自己积累的数据分享或打通至别的平台。

 

虎嗅此前的内容中也提过,共享单车做的是“干毛巾挤水的生意,必须有极强的效率才行”。目前,哈啰的单车业务有一半城市已经盈利,摩拜在美团的加持下预计今年四季度可能达到盈亏平衡。可共享单车1.5元的平均单价,能供得起聚合平台的中间抽成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扫一扫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来源:虎嗅)
打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平台声明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