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加热不燃烧  电子烟  IQOS  JUUL  VAPE  LIL  Aspire  ZERO  Vaporesso  KOKEN 

钱江晚报快评:网售禁令之下,电子烟为何难下架

[加入收藏]               日期:2019-12-09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206    评论:0    
核心提示:对相关禁令的理解不一,造成了市场的误读。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下架电子烟产品的具体操作要求。



钱江晚报评论员 魏英杰

面对网售电子烟乱象,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文,要求电子烟企业不得网售电子烟,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

但据中国之声记者调查,许多电商平台并没有将电子烟下架,多款品牌甚至积极高调地搞起了“双11”大促销。

近年来,电子烟在国内日益流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电子烟的推广对减少卷烟危害有一定帮助。

但由于行业自律和监管相对滞后,眼下电子烟市场也存在不少乱象。

其中为人诟病的地方,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模仿行为,部分青少年因为好奇、新潮,沾染上洗电子烟的习惯。在校园周边,也有店家无视禁令,向青少年兜售电子烟。

此外,在北京、杭州等禁烟城市,部分人群公开在公共场合吸电子烟,引来不少投诉。而实际上,在这些禁烟城市,电子烟和卷烟一样都是不能在公共场吸的。两部门联合发文,其政策用意就在于加强监管,遏制电子烟造成危害的势头。

但是,为何在禁令之下,电子烟却仍然大行其道?

这首先是因为禁令本身具有一定含糊性。有些商家就说了,自己卖的是电子烟(棒)而不卖烟弹,并不违反禁令。

还有些商家认为,禁令指向的是禁止向青少年出售电子烟,而不是一律禁止出售电子烟,所以用不着下架。

对相关禁令的理解不一,造成了市场的误读。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下架电子烟产品的具体操作要求。

从市场反应来讲,无论商家、厂家还是平台,都不是那么干脆地下架产品,除了心存侥幸的心理作祟,也从侧面反映出,“一刀切”的禁令难以适应当下的监管要求。

作为新兴事物,监管一禁了之,这恐怕也难以得到市场的积极支持。加强规范而不是“杀无赦”,或许也才符合政策的初衷。

何况,什么是电子烟,国内尚未出台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不健全,也给了市场钻空子的理由。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在于利益。对于刚兴起的电子烟行业,背后已然牵扯到多方利益。

尤其是,近年来电子烟俨然成为资本投资的热点,大量风投进入。这些投资人,当然不甘心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而在这个利益链条上,还包括了从商家到厂家和平台等多方市场主体。卖出一个电子烟棒,意味着用户后续还要购买烟弹。而从卷烟的庞大市场来看,哪怕电子烟能够抢到10%的份额,也是非常可观的市场机会。所以,政策层面不能低估了这其中激烈的利益博弈。

在强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单靠一纸禁令恐怕是难以实现政策目标的。

电子烟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量越来越大,行业发展前景看好。这也要求,国内传统卷烟企业不能光指望政策限制来保障自身利益,而要积极参与市场研发,加快自身转型,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

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电子烟逐步替代传统卷烟已是一个明显趋势。这说明了,一方面政策上要加强规范引导,但不能一禁了之;另一方面,传统卷烟企业要主动加入竞争,而不能回避或设法扼杀新生市场力量。这才是电子烟市场规范与发展的合理路径。

编辑:陈进红


扫一扫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来源:钱江晚报)
打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平台声明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