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查查上面搜索关键词“电子烟”,显示有147935家相关公司,注册资本从50万到几千万不等。
当下电子烟的入局者不乏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手机品牌商、新媒体公司等。伴随着“健康”和“新奇”的标签,吸引了各大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加入,电子烟进入了大混战的局面。运作方式更像是年轻态的互联网公司,也更像国产手机品牌初立的时代,一切刚刚开始。
随着各大创业公司团队架构完整,获得资本注入后,大家首先面对的最重要的是“渠道抢夺战”。除了线上,大家更在意线下渠道的抢夺。
近两年,出于对线下渠道的争夺,看到各大品牌与消费场景相结合,把一次性小烟摆在了便利店、酒吧、棋牌室、KTV、加油站、饭店、酒店等场所,构建起一个“新的非烟体系销售网点”。
还有品牌试图通过快速搭建以共享充电宝为核心的下沉渠道后再进行其他品类渠道复用,比如礼品机新零售再度铺设、智能零售柜及自动售卖机等,以销售电子烟和IP类玩具等物品。
简单来说就是“铺设更多品类的零售终端时可以快速复用充电宝的代理商资源,进行快速拓展,无需重复打市场。
美国电子烟品牌“APOLLO”也把重心放在线下渠道的铺设。据官方资料显示,APOLLO曾在去年13月底融资“1亿元”人民币,将用于APOLLO电子烟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及渠道开发。而就目前结果来看,APOLLO已与天虹商场烟草柜台、苏宁、国美、顺电、河马生鲜及众多3C集团等大型渠道合作,替APOLLO的线下电子烟销售带来不少可观的成绩。
以鲸鱼轻烟自身为例,鲸鱼烟网络的优势在于工业设计理念与互联网的思维,而轻烟科技具有成熟的下沉渠道。
“先抢占渠道,再精细做品牌,接下来再讲提高产能。”王蒙告诉锌财经,在电子烟行业的“大混战”时期,渠道为王。
今年4月,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电子烟品牌“自在”,还与磨铁跨界合作。对于此次自在与磨铁的合作,自在相关负责人表示,与磨铁等知名品牌进行跨界营销,不断向线上、线下进行造势,对于提高自在在中国品牌认知度、美誉度,打造自在电子烟行业心智至关重要。
如果重新建立线下渠道很慢很难,那就选择收购“渠道”。鲸鱼轻烟的做法,显然较为快捷。
为了掌握成熟的线下渠道,鲸鱼轻烟收购了轻烟科技,实现了渠道的下沉。
轻烟科技本身是做渠道的,在这家公司的架构体系下,掌握着大量线下实体店的渠道资源,这是邱懿武选择收购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还有一些孕婴店,“在这里,电子烟成了销售最好的产品。许多来逛店的人,会买一支电子烟,送给抽烟的家人。”邱懿武说。
消费类产品因为天然的渠道优势,也更容易进入电子烟这个赛道,加入这场渠道抢夺战。
邱懿武告诉锌财经,像RIO这样看上去跟电子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企业可能会切入电子烟赛道,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像RIO这种重渠道,拥有成熟类渠道的产品形式,具有相似的消费产品的属性,换作电子烟,也会很好复制。
电子烟企业普遍重视线下渠道,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政策的不确定性。
维刻产品系列加入线下抢夺战的原因,在王蒙看来,也是源于对政策和监管的担忧,“如果哪天有突发的政策发出,影响最大的是线上,而线下较好把控,也可以做到及时调整。”
现在维刻流覆盖了网咖、酒吧、KTV、夜店、便利店、餐饮、出租车等渠道,“按照我们目前的销售进度和预期,我们预计明年底之前完成3600万支的销量,冲刺一次性小烟的头部品牌。”
万事俱备,只待“起飞”,“混战”之后,如何落地?渠道战之后,迎来品牌战,这时候建立行业壁垒很重要。
邱懿武告诉锌财经:“电子烟创业就跟卖罐头是一样的道理,90年代末,娃哈哈跟农夫山泉去打矿泉水市场的时候,突然冒出来几千个矿泉水的品牌。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小众的品牌还有,为什么主流的还是只有娃哈哈和农夫山泉,其实这是一个品牌化的过程,到最后一个企业的壁垒是你建立的品牌、整体公司的运营体系:包括你的供应体系、渠道体系、经营体系等。电子烟是典型的入门低,但是你后面想要去发展得好,它是有很大的行业壁垒的。”
除了行业壁垒的建立,未来与传统烟草是冲突,还是共融,监管以何种方式让电子烟存活,这决定未来这些电子烟企业该如何“落地”。
维刻除了渠道,也备战上游产能,“为了解决产能上的不足,我们已计划在深圳光明区创新云谷设立自营工厂,最大产线运作每年可生产4300万支+电子烟,从根源解决供应链问题,此外,我们也研发了小型的AI展销机,帮助我们解决库存管理和销售的痛点。”王蒙告诉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