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央视“3·15”晚会后,电子烟反而更火了。
对大众来说,与其是说曝光,不如说是科普,因为很多人或许还是第一次“深入了解”电子烟这个“东西”;
对原有用户来讲,315的对电子烟的槽点似乎不痛不痒,对入坑电子烟的老烟民来说,“烟都吸了,还在乎电子烟健不健康?”当然,也难免会想到“阴谋论”;
而从大格局看的人看出来的是:央视调查来调查去,无非就说了尼古丁和甲醛“超量”的问题。前者其实和咖啡因一样,是一种温和的兴奋剂,虽然有成瘾性,但本身并不致癌,量的问题可以通过行业标准来规范;后者其实是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问题,改进后即可解决。
与卷烟比起来,电子烟首先不含焦油,更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成份。电子烟危害总归有一些,业界共识大约是卷烟危害的5%,最起码比卷烟健康太多了。央视出手,说明3件事:
一、以电子烟为代表的新型烟草正在快速崛起
二、电子烟行业需要规范发展
而事实上,对电子烟抱乐观态度的人还不少。3019年仅仅过去了三个月,电子烟又新增了348家。甚至有投资人一边投资着电子烟创业公司,一边对外表示不看好这个行业。
但无论如何,从这一系列电子烟创业者背后所站着的大牌投资机构来看,资本依旧是趋利的。
从媒体走访的一些从业者和投资人来看,我们找到了大家保持着乐观态度的原因:
“趋势不可逆。”一从业者说。
“时候还没到呢。”另一电子烟从业者说道。“真正的监管来临前,大家都在拼命往前冲。”
“先占一块地,等政策放开就放手干。”在华烽国际从事投资工作、看过几个电子烟项目的投资人感叹,“利润空间太大了。”
其中有一位分析者写到 “但请注意,电子烟在中国现在处于灰色地带,正处在政策开放的拐点之上,也就是现在是炒朦胧,预期未来不长的时间之内,有两大催化剂出台:一是行业标准,二是专卖政策。有这两个预期,这个热度就不会轻易退潮,一旦这两个预期兑现,电子烟就从灰色地带变成合法的生意,也就是说,中国烟民吸食电子烟的比例从0.5%的渗透率上升到10%左右的30倍行业空间正式开启,其中必定有企业脱颖而出,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耐心才有超额回报。”
“现在有争议的是电子雾化烟的烟油。”有人对记者说。这类产品是用雾化器将尼古丁盐等混合液雾化成蒸汽,并不属于烟草制品,恰好钻了一个空子,这也是最近一波资本创业的热点。他还透露,针对烟油和烟具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交,目前正处于审查阶段,标准有望于年内出台。今后,有资质的企业、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上市。
至于电子烟今后将归口哪个部门管理,相关人员不愿多谈,“那是国家的事,相关部门也在调研。”“控烟界认为,应该由一个和烟草没有利益勾连的部门监管。”
正如分析者所说,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耐心才有超额回报。对企业做品牌来说,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