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大口数一次性有多火,想必不需要我们再赘述。做得早的,工厂机器都冒烟了供货也跟不上;做得稍晚的,死磕着“大XX”的格式想名字,字典都快翻烂了;而做得更晚一点的,也在最近陆续曝光了相关专利。抛开最近能不能面世不说,至少可以说已经动了做大口数一次性的念头,剩下的无非是合规、时机、产品定位等等。
就以最近几个月公布一些专利为例,其中就不乏换弹品类中的知名品牌以及ODM/OEM大厂。
比如雷炎科技(MOTI魔笛)于6月14日就有一项名为“电子雾化器(大胖子)”的外观专利公布,从专利附图的机身比例、充电口、进气口、指示灯等诸多细节不难看出,这大概率是一款大口数一次性产品:
电子烟国标如何重塑和推动一次性产品" style="height:auto !important;width:677px !important;" title="电子烟国标如何重塑和推动一次性产品" align="" />
而在代工厂层面,比如以合元为例,其6月10就公布多款名为“电子雾化装置”的外观专利,其中多款有明显的一次性产品的特征,且外形已经出现了各种形态。
至于其他的大厂如思摩尔、吉迩,都在前不久的伯明翰展会上发布了陶瓷芯一次性解决方案,且提到重点提升了寿命——这不就是瞄准了大口数一次性这一赛道?而以“电子雾化”和“一次性电子烟作为关键词”进行专利检索也能发现,最近几个月的大口数产品数量不断上升。
大口数一次性可以说已经被上游集体看好。但我们在日常与从业者们的交流中也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反馈。有朋友尝到甜头不断加码,也有朋友弃若敝履担忧它会影响店内换弹产品的销售。
大口数一次性能否做到合规?
关于产品合规方面,总体会涉及到三个方面:口味、容量、童锁。口味方面,明确烟草为特征,添加物必须符合101白名单这一点与换弹产品一致,所以暂且抛开不看,主要看容量和童锁方面。
容量方面涉及到国标中的这一条:“5.2.1 烟喊 雾化物中的烟碱浓度不应高于 20 mg/g,烟碱总量不应高于200 mg。”——这一条主要明确的应该是烟碱浓度和烟油总体填充量。而烟油的密度是略大于水的,如果按照1.13计算的话:
200mg/20mg=10g(烟油的重量),10g/1.13≈8.8ml(烟油的体积)
如果这一理解方式没错的话,仅从注油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问题。而据了解,在送检国标产品过程中,换弹和一次性也并没有做什么区分,电子烟烟具、电子烟烟弹、一次性电子烟作为三类组件,都是一视同仁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
那么问题在于,一次性能过吗?
据相关资料,除了大家已知的防填充、防漏液、启动保护(童锁),检测项目还包括雾化区域温度、泄压安全等项目,重点考察安全性。前者不应高于350℃,后者则是在电池失效内部出现压力时,泄压方向不得与抽吸方向相同。
以雾化区域温度这一项目为例,据我们所知这是厂商重点强化的部分,往往需要通过软硬结合——强化元器件(PCBA、MCU),在发热丝加入测温热电偶,并且写入温控程序的方式,保证在产品的防干烧机制能正常运作。
众所周知,目前大多一次性产品为棉芯。由于棉芯在一致性上的劣势,这就导致很难保证整个雾化区域的温度都完全低于红线。——玩过大烟雾DIY设备的朋友可能更好理解,棉花芯做丝并不容易保证棉花与发热丝解除的区域完全均匀受热,这一点观察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不同区域的不同的积碳程度也能看出。
在相关从业者看来,这意味着目前的一次性要通过严苛的产品审查的大门依然是敞开的,但是就必须在设计上做出极大提升,才能弥补棉芯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当然,这也意味着棉芯一次性的成本优势或将不再。
一次性的下一站——回归便利性本质
且不论海外市场一直以来对于一次性的认可。如果深究近几个月国内一次性在终端的的火热,其更多并不在于看中了一次性的便利性,而是成本优势的凸显——店主解除排他性,提升产品丰富的成本;用户获得相对换弹更低的使用成本:
且不说普遍存在的口数虚标问题,花费一盒烟弹的成本购买的一次性,实际得到的注油量就能提升超过30%,且完全不存在杆子的折旧问题。只要不考虑品牌、质感等“次要问题”,这笔账不管怎么算站在用户的角度都是划算的。而站在店主角度而言,其相对一盒烟弹而言更充足的利润,也是当下市场环境所急需的。
但正如上文讲到,要在下一个完全合规的阶段继续销售,目前的一次性或许不得不大量升级内部设计,在成本上迎来上涨。这样一来,或许上文所述的店主与用户双赢的公式也将随之不成立。而由此我们也不难得到两个猜想。
其一,陶瓷芯一次性潜力将逐渐释放,目前看来,与其在棉芯的基础上不断小修小补,直接采用陶瓷芯方案或许是更明智的路线。而从前不久的行业展会上我们看到,包括思摩尔、吉迩在内的厂商也将陶瓷芯一次性作为了发力点——他们并非将换弹产品的陶瓷芯做成一次性,而是在寿命、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优化升级,更适合一次性。
其二,一次性进一步走向高端化;这里的“高端”当然是相对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满足国标的温控、童锁、跌落强度、泄压安全等要求,显然会在元器件的完整度、等级上必须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注油量提升、使用周期拉长之后,其即用即抛的属性被降低后,换弹杆上的外观设计上的玩法也会逐渐在一次性上见到。这一点,从思摩尔、吉迩等在展会上展出的方案也能看出端倪。
结合近几个月的行业风向,国标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一次性这一品类。推动一次性从撕掉以前被贴上的“低端”、“廉价”、“赠品”标签逐渐回归以其便利性作为核心卖点的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这对于重点发力一次性品类的厂家而言,长远来看必然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