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栏目也找过我聊电子烟的监管,我推荐好友电子烟投资人李欧成参与节目,今年恰逢监管办法最终出台,作为业内人士,也确实有不少话想说,我便没有推辞答应参加广播节目。
整个节目精编版在40分钟左右( 感谢蓝洞读者兔子的专业编辑,节目在文末 ),主持人李乘和央广评论员思远表现出了非常专业的水准,即便在我对郑教授的观点表示不同意并指出对方关于电子烟的知识是错误信息时,也没有打断或者掐掉连线。
必须为央媒的宽容和专业点赞,也可以看出主流媒体对电子烟话题探讨的开放性。
在节目中,我其实有很多次想直接打断郑教授观点的冲动,但为了节目顺利,我还是等郑教授说完了并播完了广告再对其回应,毕竟咱也是有涵养的人。
主持人以双方因立场不同导致观点不同打圆场,但说实话我并不同意,所有的观点必须要基于准确的公开信息,你不能因为你立场问题而忽视信息的真实性。
脱离准确信息的观点就是无根之木,无论多么高谈阔论,都是流沙建房,一推便倒。
郑教授的三个观点如下:
1、因为电子烟有毒有害,所以被监管。 2、因为调味添加剂有毒,所以被禁掉。 3、爆米花肺是电子烟引发的,所以要监管。
在我看来,这三点都有大问题,甚至是大是大非的错误。我在节目中直接对此进行了回应,并指出郑教授应该更新自己的知识,不应该以错误信息误导听众。
第一,相关部门出台电子烟监管办法,并没有指出是因为电子烟有毒和有害,文件白纸黑字,出台管理办法是因为监管空白,无序发展,添加成分不明,烟油泄露,宣传误导,青少年使用等问题,全篇并未提到有毒有害。
何来郑教授所说的因为有毒有害,所以被监管?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漠视基本的客观信息,此为错误一。
错误二,郑教授说调味电子烟被禁掉,是因为添加的调味有毒,有对身体危害。
我们对照看国标和管理办法,现在国标征求意见稿可以添加的添加剂有101种,并限定了最高使用量,也就是说,在数值之下的使用均是符合标准,如果按照郑教授说的因为有毒被禁,那这101种物质都不应该被允许添加吧。
再说,我们在讨论毒性时,一定要和剂量关联,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凡事过度了总会日满则溢月满则亏,不应该绝对化看待添加剂的问题。
举例来说,甲醛的确是一种有害化学品,不过它在生活中很难规避,常常被吸附在家具、衣物上。只有在甲醛超标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甲醛的挥发与温度息息相关。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产品发展至今,产品类型、和核心技术已被多次迭代,已经通过稳定电压降加热温度控制在280摄氏度以下,保证雾化气体中的甲醛大大降低。
错误三,郑教授犯的最大专业错误是,将爆米花肺和电子烟进行了关联。
实际上,在很多「专业人士」眼里,他们就认定了这个关联。
首先,爆米花肺(吸入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根源是乱添加。2018年英国公共卫生部在英国政府官网上发文《消除电子烟的一些误解》时,早就及时澄清了爆米花肺问题:使用正规产品根本不会引发使用者患病。同时,目前国际上已有相应标准规定相关物质的吸入限量,大部分电子烟厂商也严格将相关添加限制在安全限度以下。
郑教授用2016年的信息源向2022年的读者科普「电子烟会引发爆米花肺」,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味道,前朝的宝剑斩向当朝的官?
此外,发生在美国的电子烟肺炎与尼古丁电子烟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2020年,美国疾控中心澄清电子烟肺病谣言,并撤回了建议公众不要使用电子烟的不当建议。
对此,美国疾控中心(CDC)在调查后早已作出澄清:「电子烟肺病」谣言的称罪魁祸首,是黑市售卖的、非法THC(四氢大麻酚)产品中的维生素E醋酸酯,正规尼古丁电子烟不含该物质。
这明明已经被澄清了,但为何郑教授的信息只停留在远古时代,而不睁眼看最终的结论呢?
我们理解,这是一个动态的调查过程,最终经过半年时间,确定了元凶,还了尼古丁电子烟一个清白。但很遗憾,我们很多「主流媒体」和专家们并没有更新这部分信息,一直认为美国的几千例电子烟肺炎就是尼古丁电子烟引发的,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以讹传讹。
既然贵为专家,就不应该因为事实信息错误而授人以柄,甚至误导公众。
里面还有不少郑教授的观点值得商榷,大家可以听完全文了回来留言指出来。
此外,我们再发散开来聊一聊关于电子烟监管和调味电子烟的相关话题。
我在节目中也谈到了,电子烟是一种减害产品,也是国际学界的公认,同时也被很多国家认可。
英国公共卫生部早在2015年就确定电子烟能减害。理由很明确:烟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69种致癌物,电子烟不含焦油,因此能减掉95%的危害。
电子烟店甚至开进了英国部分医院,我亲自到现场探访过。电子烟减害95%的报告被明显张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确认,电子烟危害比卷烟危害小,且具有一定减害性。研究证明,当烟民改用电子烟后,其尿液中多种致癌物(如苯、1,3-丁二烯、丙烯醛等)的生物标志物水平都会下降,最高可下降95%。
事实上,近年来绝大部分对电子烟研究,均采用的是市场上的调味电子烟。从研究结果来看,调味电子烟对细胞、动物的伤害均小于卷烟。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对调味剂进行了研究,比如中山大学对WS-23凉味剂的研究,就证实了其对大鼠的吸入安全性。
电子烟对人体的影响,还需要更多临床实验。电子烟发展很快,时间也很短,我们应该给出更多的时间来观察。
从管理制度上来看,全球不同国家对调味电子烟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英国是电子烟的天堂,不仅不限制调味电子烟,还推荐作为戒烟工具来使用,甚至还要纳入医保;美国则允许薄荷、烟草味的电子烟。
由此看出,主要国家并未对调味进行一刀切,而是保留部分适宜当地特点的口味,以更好地利用电子烟的减害效果为公共健康服务。
第二个话题,使用电子烟到底会不会引发青少年使用香烟,也就是电子烟是不是香烟的入口。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文章,比如:电子烟让许多非烟民成为烟民,甚至走在潮流前沿的年轻人很快被电子烟魅惑,慢慢……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烟民。
事实上,2020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在《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证明,中国96%以上的电子烟用户均为烟瘾大、想戒烟、了解吸烟危害的老烟民,非烟民极少用电子烟,占比不足4%。
截图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发表于《柳叶刀》上的论文。
中国疾控中心的这次研究共调查近40万成年人,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报告中国电子烟的使用现况和变化趋势。报告的结论也足以证明,电子烟并非会让年轻人「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烟民」。
我们再来看美国和英国的数据。
3月12日,美国FDA和CDC联合发布的2021年美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吸烟率处于历史低位,只有1.9%的高中生报告目前使用卷烟。
如果按照电子烟是卷烟的入口理论说,那美国高中生的卷烟使用率应该大幅提升,而不是达到历史低位。
我们再来看英国的2019年数据。
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人中有14.1%的人抽烟,这相当于大约690万人。自2018年以来,英国目前的吸烟者比例已大幅下降至14.1%,当时吸烟率为14.7%,并且自2011年以来继续保持吸烟率下降的趋势。
在英国,吸电子烟的最常见原因是作为戒烟的辅助手段,2019年约有一半(50.6%)的吸烟者报告为此目的使用电子烟。
英国连年的吸烟率下降与一半以上的吸烟用户使用电子烟戒烟,说明了推崇电子烟戒烟在该国的成功。在吸烟成为可预见死亡的因素里,两年内下降0.6个百分点,这都将挽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从不吸烟的用户中,只有0.4%的人表示在使用电子烟。这个数据说明,英国的电子烟只针对吸烟用户,对非吸烟者诱惑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国将电子烟推荐戒烟辅助的效果。
最后,聊一聊关于调味与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关系。
不可否认,现在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比例在上升,这点值得全球警惕,各国都应该坚决反对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和卷烟。
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显示,相比起调味的吸引,青少年尝试电子烟的最大原因是「好奇心」。
报告显示,曾尝试过电子烟的学生中,使用电子烟的三个最常见原因是「我对它们很好奇」(55.3%),「朋友或家人使用了它们」(30.8%),以及「它们有多种口味,如薄荷、糖果、水果或巧克力」(22.4%)。
疾控中心网站上写道:在从未使用过电子烟的学生中,39.1%的人对使用电子烟感到好奇,37.0%的人对吸烟感到好奇。
调味对青少年的吸引在美国的数据来看,只能排在第三位,但并不因为不是第一诱因,我们就否认调味对青少年的吸引,只要是让青少年使用烟草的,都应该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措施。
美国已经在2020年实施了调味禁令,不过部分地区的青少年吸烟率上升了。
耶鲁大学2021年的研究发现,在美国旧金山口味禁令实施后,18岁以下高中生吸烟的比例是其他学区学生的两倍。
在研究作者、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阿比盖尔·弗莱德曼看来,这是因为禁令只限制了青少年购买,没有从思想上根除青少年的吸烟动机。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本身就吸烟,他们买不到电子烟,只能用回卷烟。
弗莱德曼教授表示,目前大部分证据都显示卷烟危害比电子烟危害更大,「我理解决策者推行电子烟口味禁令用心良苦,但若因此增加了青少年吸烟率,间接促使未成年人使用卷烟,一样会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杜绝青少年使用烟草制品,确实需要多部门齐心协力。
此外,美国马萨诸塞州在调味禁令后发生的一些案例值得警惕。
一直以来,美国的控烟组织都将调味电子烟认定为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并成瘾的罪魁祸首。于是,马萨诸塞州出台禁止在该州销售调味电子烟产品的法案,并希望通过该禁令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产品侵害。
当烟民获得调味电子烟的正规途径被斩断,随之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走私贸易和黑市交易,大量不受监管、质量堪忧的电子烟流入麻萨诸塞州。而其中最让人担忧的莫过于非法乱添加四氢大麻酚(THC)的大麻电子烟。
2019年美国爆发的由于非法添加THC而引发的神秘肺病,而这些带有极大安全隐患的产品正是来自不受监管的黑市。
最后,我完全支持电子烟监管政策,也支持不应该让青少年使用烟草制品,但也不应该忽略成年烟民对调味产品的替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