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渐成潮流。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模仿传统卷烟的替代产品,电子烟也迅速袭占市场。据报道,3017年中国电子烟产量达到16.51亿支,年均复合增速高达71.6%。但随着电子烟市场的急速增长,问题也随之暴露。最近,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医学会联合举行记者会,要求全面禁止电子烟及新烟草产品。
瑞典一项研究表明,电子烟的烟雾对啮齿动物的膀胱和肺有致癌作用,对心脏也有负面影响。很多医学专家也都在呼吁,电子烟依然含有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
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声音被电子烟厂商的宣传和使用者的推崇所湮没了。当传统戒烟尚在胶着对峙、艰难推进之时,人们对替代产品就会显得愈加宽容。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中间的商机,电子烟市场获得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出现大概3000家电子烟体验零售店,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体验店呈现激增状态。
与之相伴,目前我国对电子烟的监管却是一片空白。电子烟并不在《烟草专卖法》限定的专卖范围内,而是被当作电子医疗设备经销。在市场已经启动,特别是全面控烟蔚成气候的情况下,对电子烟的监管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存在明显的法律空白,显然不合适。
从国际看,芬兰是世界上对电子烟管控最严格的国家,其次是匈牙利和希腊,这些国家对电子烟的公共用途进行了严格的征税和监管。同时,欧盟也开始考虑收紧电子烟监管。
作为烟草大国,中国理应及早对电子烟启动相关立法,切实规范此类产品。不然,即便是传统烟草市场收缩,电子烟成为烟民的主流选择,也一样会继续危害公众健康;而如果全面控烟效果不佳,电子烟却趁机大行其道,也同样不是公众喜闻乐见的。
毕竟,公众的健康不能被烟草市场所绑架,监管不能总是滞后。这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